过了腊八就是年。
以前对这种节不节的一向不太重视,尤其是像这样的,感觉可有可无。近年却对传统节日,因为其包含着种种似乎“不能”可有可无的东西,因此就变得有些关注起来,感觉对待它们的态度,便是对待生活本身,是一种健康且哲学的生活态度。如此,节日便“重大”起来了。
对于腊八,真正重视是前几年读到的关于老舍的一篇散文,据说每到腊八这天,老舍必亲手做一道菜——“腊八蒜”,其法颇简单,就是剥几颗大蒜,放进装有醋的坛子,等到三十晚上,佐饺而食,味美无比。因为其做法的简便,味道的可口,我也仿效着如法炮制过,大约做过二三次吧,觉得对于老舍的怀念,对于过年的关怀,意味便融合其中了,也不失为一种趣味。
当然,重视亦不过如此,没有太多的仪式,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内容,只要心理上着意了,似乎也就不一般了,——我想,真正的记住,其实应该在心里,而不必如何的排场,如何的吃喝,如何的应景。
农历十二月初八(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),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,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。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,一般都为甜味粥。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,粥内除大米、小米、绿豆、豇豆、小豆、花生、大枣等原料外,还要加肉丝、萝卜、白菜、粉条、海带、豆腐等。
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,当时正值寒天,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、大米、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。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,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,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。美美的享受了一顿。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,坐北朝南做了皇帝,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,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,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。
我将腊八寓意为:寒冬须热肠。腊月意味着辞旧迎新,送冷迎热,虽然处于三九寒冬时节,一年凛冽之季,朔风阵阵,雪花纷纷,然而希望在望,掬乐在手,人生于世,何不乐观?
后来读书,翻到一则材料,以为学习——
老北京人家,一到腊月初八,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,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,叫“腊八蒜”。
据老人讲,腊八蒜的蒜字,和“算”字同音,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,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,可以看出盈亏,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,都要在这天算清楚,“腊八算”就是这么回事。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,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,该准备还钱。北京城有句民谚:“腊八粥、腊八蒜,放账的送信儿;欠债的还钱。”后来有欠人家钱的,用蒜代替“算”字,以示忌讳,回避这个算账的“算”字,其实欠人家的,终究是要还的。老北京临年关,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,可没有卖腊八蒜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您想啊,卖腊八蒜得吆喝吧,怎么吆喝?直接喊“腊八蒜来!”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,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!再说了,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!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,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,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,自己先给自己算算,今年这个年怎么过。
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,将蒜瓣去老皮,浸入米醋中,装入小坛封严,至除夕启封,那蒜瓣湛青翠绿,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,扑鼻而来,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,拌凉菜也可以用,味道独特。
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?紫皮蒜瓣小泡得透,蒜瓣硬崩瓷实,泡出的蒜脆香。
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?米醋色淡,泡过蒜色泽如初,橙黄翠绿,口感酸辣适度,香气浓而微甜。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,蒜瓣也不够绿,口感较差,尤其是熏醋,略带糊味,也许这正是它的特色。